深圳市鸿嘉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159 1979 4865
邮 箱:kefu@hjlcdz.com
网 址:www.hongjialixny.com
地 址: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长凤路412号
充电桩行业发展正当时
新能源汽车处于爆发前夜,整车和电池行业均有“新明星”快速崛起。充电设施和运营行业是否也站在风口,迎来行业拐点?新能源市场到底有多大,怎么才能拓宽盈利模式?对此,新华网记者专访了特锐德集团董事长于德翔。
未来电动汽车有三个属性
记者:特锐德为什么做充电网络?
于德翔:中国的高铁每两至三公里,就需要一台铁路沿路箱变设备,设备一旦故障,火车就跑不了。目前中国高铁供电设备,特锐德大约占60%——70%。
特锐德创业前10年,专心做了一个产品——箱式变电站,把大公司不愿意做、小公司干不好的产品,做成了技术水平中国第一,规模国内最大。截至去年底,特锐德集团销售规模一百亿元。
但在这个产业中,特锐德已经遇到了天花板,前十年的产品已经找不到更好的增长路径。二次创业,无论是从思想、市场还是技术层面,要对传统制造的体系做一个彻底的颠覆。
目前,互联网已经进入下半场,能接替上的产业,我想一定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而支撑新能源汽车的,除汽车制造和电池制造外,更重要的是基础的充电网络。
未来的电动汽车有三个属性,一是交通属性,二是能源属性,三是数据和信息属性,后两个属性在传统油车当中并不存在。所以我认为电动汽车加上无人驾驶,可能会成为继互联网之后,让年轻人持续“尖叫”的新型技术和产业。
充电网能改变能源结构
记者:怎么理解新能源车“能源的属性”?
于德翔:油车加油,在任何地方几乎都是一个价格。但电不一样,特锐德公司1天就有峰、谷、平、高峰四个价格。理论上,电价随着时间轴和空间轴时时改变,而汽车又是移动的,就可以选择在低谷时充电,高峰时向电网卖电。
所以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解决交通问题,更重要的是参与了电网和能源的调峰。除了低谷的电,还可以把弃风、弃光、弃水的电充进电动汽车,让浪费掉的可再生的能源得到充分地利用。
充电网因此还能改变中国的能源结构。电动汽车成为巨大的储能工具,电网的柔性就会加强,也就意味着电动汽车保有量达上千万辆时,未来的风电、光电可以随便发。同时,未来还会改变配电网的架构。
充电网络会形成从智能制造到充电运营到数据增值服务的一个闭环价值新生态,形成智能交通和智慧能源双向融合的新型产业。
新能源将成未来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
记者:充电行业未来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于德翔:简单地以新能源汽车来看,如果到2030年保有量能有1亿,从车的角度,每年的产值可达两三万亿。如果算上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的双向融合,10年后,每年新增的产值能到5万亿,甚至是10万亿,那就将成为未来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
1亿辆新能源车需要1亿个充电桩,每个充电桩假设为2万元,就是2万亿的市场,可以拉动特锐德在传统制造业上的增长。
1亿辆车,假设每辆车每天充电放电能达30度,1年就是1万亿度,超过了中国居民总用电量的50%。对于充电运营商,意味着每年2000亿到3000亿的市场规模。
同时,充电网的工业、能源、汽车、支付的大数据融合在一起,能创造的价值甚至能比充电运营和设备制造更大。
特来电5年的时间累积投资50亿元,投建了19.9万个充电桩,占全国总数量的41%左右,形成中国最大的充电网络。为支撑充电网络,特来电在全国成立88家合资公司,在302个城市落地。这个充电网络的建立,对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修了路、搭了桥”,起到了技术支撑作用。
充电网能成电动汽车的“警察+医院”
记者:充电桩与充电网有什么不同?
于德翔:二次创业时,特锐德希望做全世界引领的汽车充电网的技术和体系。充电桩只是一个大号的“插头”,只需要把电充到车里。
充电网是把一个区域里的充电桩做物理化连接和智能化改造,不但实现桩和桩、桩与车之间能源的交互,打通桩、车、电池、人之间的数据,还连接着电网和新能源发电。这就是以充电为基础的微电网系统,和大电网之间可以交互。
特锐德技术体系,比如无桩充电、无电插头、群管群控、模块结构、主动防护、柔性充电等,均被鉴定为产品世界首创、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特来电的国际化从2019年起步,因为充电网还需验证,以便达到高效化、高可靠性的体系,这种情况下才考虑冲击国际市场。
“2.0”的充电网将成为电动汽车的“警察+医院”。“警察”在充电时发现有问题的车,“医院”给汽车“看病”。在特来电的平台下,电动车充电烧车的数量减少70%,成为电动车安全的“保护神”。
充电桩行业发展正当时
在驻马店及河南省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市场开拓潜力,畅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公交运营和电力设备生产制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随着近两年来的新能源汽车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其配套必备设施充电桩的建设规模也随之扩大。2010年—2017年七年间,我国充电桩数量已经从千余个增长至21万个。2015年11月,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住建部联合发布《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明确提出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公共充电桩50万个,私人充电桩43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目前,各地政府加速推动充电桩建设,随着行业标准体系的建立,行业互联互通程度逐步提高,充电接口、信息互通日渐统一,车主寻找充电桩、支付充电费等消费过程日益便捷,而私人充电桩建设受制于小区物业和电网系统的多方协调,随着私家电动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放量,私家车主会逐渐选择使用高效率的公共充电桩进行能源补给。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以及地方补贴政策逐渐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环节倾斜,充电桩建设步伐有望加快,同时随着城市公共类充电桩快充需求的不断增大,充电桩充电功率将呈现明确提升趋势。整机制造商、充电模块等电力电源设备制造商将直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