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深圳充电桩行业现状
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和政策扶持的支持下,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产业发展迅猛,成为世界上拥有公共充电桩数量最多的国家。近日,由国家能源局和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联合编制的《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2016-2017》(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正式发布。报告指出,随着产业和技术的发展,用户对充电设施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大而不强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浅析深圳充电桩行业现状
下一步,如何完善相关政策体系,积极促进汽车、充电设施、电力等行业良性发展,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政策和市场双重作用下,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社会资本的介入增强了产业活力,带动了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活力。”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秘书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介绍道。
2016年,中国继续保持电动汽车高速发展水平。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新能源汽车销售50.7万辆,同比增长53%,占全球比重超过50%。
随着市场的不断成长,国内充电基础设施也高歌猛进。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充电联盟)统计,截止到2016年12月,公共类充电桩建设、运营数量接近15万个,相较2015年末4.9万个净增2倍以上,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公共类充电设施保有量全球第一,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根据《报告》显示,全球主要国家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数量统计中,欧洲总共建设10.6万个、美国建设4万个、日本仅有2.2万个。当然,国内充电桩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的大力促进。自2012年国务院颁布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2012-2020年)》以来,发展电动汽车成为国家战略,国家各级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促进车辆、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2015年至今,一系列充电基础设施促进政策措施陆续颁布实施: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统筹加快推进停车场与充电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的通知》;今年1月,国家能源局、国资委、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单位内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
可以看出,无论是针对广大消费者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针对机关单位的相关工作展开,政策涵盖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电力接入、充电设施运营等方面,对调动全社会相关资源促进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特别是私人购车比重的增加,吸引一些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科技公司、初创公司以及社会资本介入,增加了产业活力,形成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并存的产业格局。
在国家电网、普天新能源、万帮新能源、特来电前四大运营商中,国有、民营各占一半,四家市场份额达到85%左右。主要运营商间呈现既竞争又合作的发展势头,持续提高用户充电便利性和充电设施利用率,在发展实践中积累经验,为提高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水平奠定了较好基础。
作者认为,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已经从导入期迈入平稳增长期,中国也成为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最快的国家。公共类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数量接近15万个,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公共类充电设施保有量全球第一。
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发展趋向成熟
经过2016年的高速增长,充电设施行业在建设和运营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2017年,主要制造商、运营商将更加理性面向充电需求的变化,加快充电技术创新、调整优化充电设施建设布局、下大力气提高服务运行水平和充电设施运行效率。
为了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充电需求,充电技术创新将持续发展。交通快充、无线充电、直流大功率快充技术、充电堆技术等将开始建设示范工程,各种充电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新型充电设施也将不断涌现。《报告》指出,随着充电设施建设的提速,将会有更多区域性平台的产生,同时地图、金融、服务等行业也将积极寻求与充电平台的合作,能否快速实现多业务融合,抢占市场份额,建立稳固的客户群体成为充电平台竞争胜出的关键,市场格局将因此改变。
此外,在规模扩大和市场竞争因素影响下,在探索能够盈利的商业模式的同时,充电投资商将进一步压缩设备采购投资,并提出更高的服务要求。
目前,我国充电设备制造商众多,其规模大小不一,技术能力落差较大,随着国家加强对充电设施行业的管理,充电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充电设备采购成本的压缩,拥有核心技术、产品质量过关、售后服务好的厂家将成为行业的胜出者。
虽然发展成绩喜人,但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外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检测认证、标准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国内市场借鉴。“国外主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通过法规或管理规范的形式对本国区域内充电设施进行认证,保障其产品质量和充电安全。”作者认为,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将充电基础设施奖励、补贴、土地等优惠政策与认证关联,避免过度检测增加设施运营商负担。
2012-2016年我国公共充电桩数量统计
浅析我国充电桩行业现状
互联互通成为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虽然与以往相比,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市场大而不强的问题逐渐凸显。如今,国际上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充电基础设施互联发展。美国SAE的充电基础设施标准、德国的CCS标准已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各国从技术研究及标准路径、认证检测及支付交易平台的互联规划着手推进充电设施互联互通应用。
从长远眼光来看,促进信息互联互通技术发展,是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迈向新台阶的必经之路。事实上,为保障电动汽车充电的兼容性,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必须符合国家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新标准,2011版充电接口标准的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应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开展旧标准设施的改造升级。
随着电动汽车用户和充电运营商数量不断增加,不同运营主体的自用、专用、公共充电设施已分别提供相应服务,电动汽车用户在给汽车充电时需要安装众多APP、办理多张充电卡的现象日趋明显,充电服务的不兼容给电动汽车车主带来了使用麻烦。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141254个。其中,支持银联卡等线下支付渠道的充电设备占比为0.3%,支付移动支付和运营商自发充电卡支付的充电设备占比达到99.7%。针对充电服务的互联互通,充电联盟计划在《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系列标准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支付互联互通商业模式,统一充电设施信息交换和支付体系,形成可兼容线上和线下的支付模式。
作者认为今年主要制造商、运营商将更加理性面向充电需求的变化,加快充电技术创新、调整优化充电设施建设布局,下力气调高服务运行水平和充电设施运行效率。